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B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根据试题中“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可以得出答案B 考点:主要考查对北京人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体验下图中的人们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采

访,那么你应该到

满分5 manfen5.com

A.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县

B.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查看答案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查看答案

材料一: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2分)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2分)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4)材料二中“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2分)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本购岛事件,又一次把我们带入了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仔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某条约内容

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仔细观察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中阴影部分在近代被哪国家所割占?通过什么条约在何时被割占?

2)阅读材料二,思考这段文字材料出自哪个条约?请你简要概述该条约的内容。

3)结合材料三中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思考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

4)材料三中战争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想象当时的场景,针对目前的钓鱼岛问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