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12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12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请写出他变法的时间和让他变法的人物。(6分)

(2请举出“卫鞅”变法的两个内容。(4分)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2分)

 

(1)商鞅 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6分) (2)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任答2点,得4分) (3)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说话算数,威信很高) ;秦孝公的信任、重用 。(任答一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时期和国家的准确识记。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进行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因此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第(2)问,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认识,以及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材料里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指的是商鞅主张变法强国.从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不难看出,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的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还在于变法的过程中商鞅执行得非常坚决。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选举方法叫(       ),后来被(      )所取代。

 

查看答案

百家争鸣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兵家代表人物是(        )。

 

查看答案

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领导者是(      )和吴广。

 

查看答案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是(      ),蜀国的都城在(      )。

 

查看答案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是南朝科学家(     ),比欧洲早(      )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