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下列...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材料二:“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

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12分)

1)材料一中的林文忠公是谁?(1分)受他影响,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1分)

2)材料二中的“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1分)“复‘提出的进步观点有?1分)

3)材料三中“中日和约”是指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1分)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

5)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材料五中的“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3分)

 

(1)林则徐 ;(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天演论》;(1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分) (3)《马关条约》。(1分) (4)民主、科学 ;(2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意思对即可)。(2分) (5)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林则徐和魏源知识点。材料一提供了关键信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林则徐在广东时,令人翻译了大量外国书报,加以研究,编写了《四洲志》,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是他的好朋友,受他影响,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答案分别为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严复知识点。材料二提供了关键信息“严复”、“译书”,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提出的进步观点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故答案分别为《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知识点。材料三提供了关键信息“中日和约”、“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今京参加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故答案为《马关条约》。 (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材料四提供了关键信息“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15年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故答案分别为:民主、科学 ;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意思对即可)。 (5)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知识点。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材料提供了关键信息“器物”、“制度”、“文化”,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领导了洋务运动;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学习西方的文化,1915年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答案分别为: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文化:新文化运动。 考点: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2013122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谈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材料一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7)

1)毛泽东作出材料一中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分) 之前,他在湘赣边界领导了哪一次武装起义?(1分)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1分)你感触最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

4)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毛泽东同志的哪些优良品质?(1分)

 

查看答案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S,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  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请回答:(6分)

1)材料一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1分)由北大的校风,你能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2分)

2)材料二中最早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1分)“庚子赔款”是指哪一条约中规定的赔款?(1分)

(3)95年前,青年学生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和尊严,掀起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我们留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如何坚定这种信念?(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800……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材料二    2009年青岛海上阅兵后,英国《金融时报》回顾了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的屈辱历史。并慨叹: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般的重生。

请回答:(5分)

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是指哪场战争?(1分)

2)材料二中的“北洋水师”组建于哪一运动中?(1分)“战败于日本海军”指的是哪场战争?(1分)

3)由近代海军的战败到现代海军的重生,你有哪些感悟?(2分)

 

查看答案

城市是凝固的历史。1924年黄埔军校的建立使          成为北伐战争的起点;1927年8月1日的枪声使            成为中国共产党军旗升起的地方;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成为张学良“不抵抗”的蒙羞地;1945年8月开始的谈判使        _成为阴谋与正义较量的见证。

 

查看答案

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犯下了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参加科考的各省举人,发动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1900年,发生了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193777,蓄意挑起战争的日军炮轰宛平城,史称“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宣告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