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龟虽寿》以明其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龟虽寿》以明其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曹操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公元207年”、“曹操”,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但是,曹操希望能够统一天下,这首诗写在208年赤壁之战前一年,表达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故答案为A。 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文笔简洁,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无记载的是

A.尧舜禹禅让              B.齐桓公改革

C.王昭君出塞             D.汉武帝

 

查看答案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印刷术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火药               D.制成罗盘针

 

查看答案

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望”是指

A.看气色       B.按脉搏        C.闻气味       D.听声音

 

查看答案

《后汉书》记载:“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风地动铜仪。……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史料中的“史官”是

A.张仲景         B.司马迁          C.张衡           D.蔡伦

 

查看答案

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