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和”,又有“战”,请各举一例说明。(2分)

2)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列举内迁的少数民族(至少列3个)。(3分)

3)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往江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分)

 

(1)“战”——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组织了漠北战役;(1分) “和”——西汉初的“和亲”政策或“昭君出塞”。 (1分) (2)匈奴、鲜卑、羯、氐、羌( 列出其中3个即可3分) (3)原因: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安定;(1分,言之有理即可) 影响: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1分,言之有理,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汉与匈奴的和战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为了安定北边,秦始皇对北方匈奴采取了积极防御措施,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组织了漠北战役;这是属于“战”的例子;“和”: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史称“昭君出塞”。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东汉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而不是氐族人推翻了西晋。故答案为匈奴、鲜卑、羯、氐、羌。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而南方地区优越的条件就是: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为躲避北方战乱和灾荒,大批中原汉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力。 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秦王扫六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5分)

1)图一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教民播种五谷”。 “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1分)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居民主要种植哪种农作物?(1分)

(2)图二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普遍使用什么工具和技术?(2分)

(3)图三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1)

 

查看答案

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朝代

代表作品

 

 

东晋

     

《兰亭序》

其字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人称其为“书圣”

东晋

     

       

《洛神赋图》

绘画题材广泛,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人称其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

东汉

张仲景

  ④    

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人称其为“医圣”

 

 

查看答案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是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查看答案

历朝的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非常重视思想的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           ”;而汉武帝为实现思想的大一统则接受          的建议,“                            ”。

 

查看答案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历经十多年刻苦努力编写的史书               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