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7分)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城市)、E(国家)两处填写完整。(2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1分)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1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1分)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2分)

 

(1)A:长安(1分) E:欧洲(大秦)(1分) (2)西汉末年(西汉)(1分) 蔡伦(1分) (3)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分) 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2分,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知识点。材料一提供了关键图片信息“丝绸之路示意图”、“,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路线是这样的:从西汉都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到中国内地,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的大秦。故答案为A:长安;E:欧洲(大秦)。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佛教和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传播知识点。材料二提供了关键信息“这条道路”,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西汉末年,创立于印度的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故答案为西汉末年(西汉);蔡伦。 (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知识点。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材料后,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历史意义:四周之路的开通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请回答:(7分)

1)材料一中说明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1分)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1分)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1分)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1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和”,又有“战”,请各举一例说明。(2分)

2)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列举内迁的少数民族(至少列3个)。(3分)

3)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往江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分)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5分)

1)图一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教民播种五谷”。 “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1分)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居民主要种植哪种农作物?(1分)

(2)图二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普遍使用什么工具和技术?(2分)

(3)图三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1)

 

查看答案

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朝代

代表作品

 

 

东晋

     

《兰亭序》

其字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人称其为“书圣”

东晋

     

       

《洛神赋图》

绘画题材广泛,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人称其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

东汉

张仲景

  ④    

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人称其为“医圣”

 

 

查看答案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是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