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嚣物上感觉不足……由于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圊进化概论》

材料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斯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提到的“第一期”和“第三期”分别指的是中国向外国学习的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认为“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请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这些斗争结果先后失败,请根据材料二,找出他们失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的社会力量”和“新的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1)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2) 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又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这是中华民族近代思想觉醒中的一个重要界碑;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一方面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另一方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解析:主要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上分析) 失败的主要依据: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共产党所代表工人阶级;俄国十月革命高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的相关史实。同学们根据问题中国向西方学习,根据材料梁启超所说,这两个特征,想到历史课本近代化探索向西方学习的事件。“第一期,先从嚣物上感觉不足”所以先学习西方的器物,掀起洋务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那么就学习西方的文化,近代化探索中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是新文化运动。 (2)此问难度较大,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此问问的是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同学们肯定是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或者说辛亥革命的成就。另外同学们还要注意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开始觉醒意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所以除了意义,还要从革命的性质分析。第二小问从材料中看到“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的探索都已失败告终,因为从鸦片战争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封建制度的落后,西方侵略者的干预,中国都斗争收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所以要是斗争胜利就必须给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为这70年的斗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都失败了。 (3)此问考查的是近代探索失败后中国的发展。“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斯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 ”所以这种“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出现在辛亥革命后。此前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探索都失败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后来出现的力量是无产阶级。受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开始接受“先进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南京条约》的签订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割让的领土

C.《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水利工程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    B、战国后期,灌溉关中平原的水利工程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判断题(本大题5分,每小题1分)

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国共合作

时间

事件名称

斗争对象

重要战斗

结果

第一次

1924—1927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

北伐战争

国名革命失败

第二次

1937—1945

抗日战争

日本法西斯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胜利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后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的,请在括号后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后填“C”。

1.两次国共合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共同对抗国内反动势力。            (     )

2.两次国共合作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        (     )

3.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建立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     )

4.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     )

5.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B.秦朝时,人们在纸上绘画

C.三国时,小王练习五禽戏来强身健体

D.东汉时,道教正式创立

 

查看答案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下列关于文字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金文是铸在铁器上的文字,又名钟鼎文

B.草书、楷书、行书丰富了汉字的书写形式

C.甲骨文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D.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