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材料三:

北方某民族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姓

长孙

 

 

 

 

 

 

(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2分)?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2分)

(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2分)? “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2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3分)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3分)

 

(1)“魏主”是(北魏)孝文帝(2分);洛阳(2分) (2)学习汉语(2分);鲜卑族。(2分) (3)元。(2分) (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3分)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3)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准确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材料一中的“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指出了迁都的地点是洛阳。“魏主”是(北魏)孝文帝。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又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材料二中的“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指的是学习汉语。“北语”指鲜卑民族的语言。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其中的改汉姓规定:鲜卑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所以北魏孝文帝改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第(5)问,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族人民的劳动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10分)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3分)

 

查看答案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名与以上面两幅图片没有关联的诗句是(   )(2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3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分)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2分)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读图并回答问题(共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此人是谁?(2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分)

(2) 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谈谈那一条对你启发最大,并说出自己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    

A.白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查看答案

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是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