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面对这种形式,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
(2)面对材料一的情况,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1分)
(4)“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何时开始的?(1分)
(5)此一役的结局如何,有何历史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对我国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1)请举出一列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法西斯暴行。(1分)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一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2)请说出1938年在正面战场,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的名称。从材料二中,你能总结出保证抗日胜利的哪一重要因素?(3分)
材料三: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而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日本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左右的人次参观。
(3)日本的一部分青年人热衷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材料四:2008年10月25日《新闻联播》报道,麻生太郎于23日至25日来华参加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他进行了会谈。麻生太郎多次提到“共同利益”这个词,他表示,中日两国开展互利双赢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在当前世界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的情况下,中日两国尤其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
(4)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1分)假如你是中国或日本领导人,请你为保持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提出几点建议。(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毛泽东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三十年前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运动?(2分)
(2)这一运动是什么革命开始的标志?(1分)
(3)在这一革命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是哪一革命政党?这一革命政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4)这一政党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前夕,分别召开过哪两次重要会议?(2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要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要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会全体,国内各名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如何评价?(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2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那些主要进步?(1分)
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请问其中的“门”是指( )
A.沈阳 B.锦州 C.长春 D.大连
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军队25万军队进攻陕北,中共中央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将敌人抵挡在国门之外
B.层层设防,坚决抵抗
C.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
D.拼死坚守陕北,打阵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