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史记》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材料三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辅佐桓公称霸的贤相是谁?(1分)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分)

(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2分)“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3分)

(3)材料三指的是历史上的什么改革?(1分)材料涉及的改革内容是什么?(1分)“北语”指古代哪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1分)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4)你认为三位改革者有什么样的共同品质? (2分)

 

(1)春秋时期(1分);管仲(1分)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1分)。 (2)重农抑商(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2分);影响: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或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或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3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说汉语(或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1分);“北语”指鲜卑族语言(1分);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2分)。 (4)都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或都具有远见卓识的目光、或都有积极进取之心,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亦可得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春期时期,周王室衰微,所以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历史事实,齐桓公统治时期,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得齐国的国力逐步增强,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秦孝公时期,商鞅进行变法,其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因此“务耕织”“尚军功”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的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通过关键词:“断北语”等,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三指的是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涉及到的改革措施是:说汉语;北语指的是北魏的语言,而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所以北语指的是北魏这个民族的语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无论是管仲改革、商鞅变法还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三位改革家都具有敢于改革、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都具有远见卓识的目光、都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都具有杰出的才能和胆识。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2分)

(2)上联体现了哪一次著名的战役?(1分)

(3)这幅对联中包含着哪两个成语?(2分)

(4)仔细品味这幅对联,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查看答案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D.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查看答案

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堪称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A.云冈石窟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战国编钟                    D.龙门石窟

 

查看答案

鲁迅曾对一部古代重要的书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重要书籍的作者是(    

A.司马光        B.司马迁       C.屈原           D.贾思勰

 

查看答案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