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橡胶、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物产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驳斥了教会有关地球的各种谬论
B. 激发了人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C.推动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内地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 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说:“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听说深圳的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深圳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B.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D. 建立国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据统计,1950 - 1952年,我国粮食每年平均增长12.9%,1952年达到3278,7亿斤,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18.1%。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的推行 B.三大改造运动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进行 D.一五计划的实施
五四运动期间,《申报》载文说:“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若用外国皂洗衣,便是增加小国耻。”《申报》登载此文的主要目的是( )
A.号召国人使用民族商品 B. 全力支持学生爱国行动
C.主张暴力反抗列强侵略 D.号召商人开展罢市行为
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国内矛盾激化,1856——1860年爆发的农民暴动和起义总计约290次。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使俄国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卷入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旋窝中,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利,不断激化国内各种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俄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拯救了欧洲,战后,俄国不仅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三:苏联解体后,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俄罗斯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均在欧洲,俄欧关系的改善是一种双赢,然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和不信任从未消失,因此,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开始对俄罗斯实行了多轮经济制裁,俄欧关系状况不容乐观。
——摘自鞠维伟《俄罗斯:徘徊在欧洲的边缘与中心之间》
(1)据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俄国在不同时期摆脱危机,实现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并概括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2分)
(2)一位同学对俄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了如下归纳,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出推理与判断,并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19世纪60年代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后→苏联不断强大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上述判断。(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