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2分)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2分)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2分)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9分)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6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 ‘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西方列强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而发动的战争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