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计11分)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1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共计11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2分)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4分)
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在央视影视频道“电影主题曲”展播节目中播放了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与该电影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邱少云
B. 抗美援朝战争是以朱德总司令为指挥
C. 电影反映内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D. 中朝人民军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从2008年从容应对金融风暴到2009年及时有效地抗击甲型H1N1流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较强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以下历史事件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