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伏尔泰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利的唯一的国家。”

——《重读伏尔泰》

材料三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思想观点。(2分)为践行这种观点,西汉政府在教育方面有何举措?(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1分)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在《独立宣言》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有何内在联系?(2分)

 

(1)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②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三点缺一不可,答出三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1分,答出一点或不答不给分) (2)①文艺复兴(1分);②伏尔泰借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2分);③《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1分),这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的观点。(1分) (3)①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扣1分,摘抄材料语句错误或摘抄不完全,不给分)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分,只答“《共产党宣言》”不给分,若有答出时间必须正确,否则不给分【规范答案: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①思想解放运动可以推动社会变革;②社会变革也可以促进思想解放;③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相互促进(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出上述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共设3个材料分设4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由此可知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2)此题考查思想解放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是它的指导思想;分析材料二,“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由此可知伏尔泰借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天主教会的腐朽黑暗;《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这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的观点。 (3)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点。分析材料三,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由此可知,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是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此题为开放型试题。回答此类问题,要求抓住材料和问题的主旨,围绕主旨言之有理即可。此题的主旨是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内在关系。围绕二者关系的说法都可得分。例如,思想解放运动可以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变革也可以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九年级上·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三  吉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中说:“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明治维新领导者们决定开放门户,吸取西方文明。国内普通民众不仅没有抵抗,而且欣然接受这一现状,呈现出引进西方文明的热心态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中最能使秦国“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的措施是哪一项?(2分)请从社会制度转型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迫使沙皇俄国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力量是什么?(2分)“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这句话反映出沙俄改革的根本目的何在?(2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日本社会绝大多数人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2分)在“维新领导者们采取的具体措施中”,哪一项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性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聚焦动荡年代,解读治国智慧】

材料一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1)依据材料一、二,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2分)

(2)依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什么特点?(5分)

【走进历史人物,汲取人生智慧】

材料三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材料四  罗斯福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简单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3)材料三和材料四中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2分)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3分)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所有鲜卑人必须说汉语,穿戴汉服服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