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有利于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中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司隶校尉 ③刺史 ④太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佩里舰队到达日本
材料二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材料三
“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1分)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指的是谁?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2分)
材料四
(4)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分)
【浴火重生】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材料六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分)
(6)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