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合作与冲突、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的常态,追求合作与和平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结合所...

合作与冲突、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的常态,追求合作与和平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成立为国民大革命奠定基础,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它”指什么?(1分)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1分)

(3)抗战时期为保卫北平、天津而牺牲的国民党29军副军长是谁?(1分)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1分)

(4)二战前夕,西方大国以图自保,推行“牺牲弱小,纵容侵略”的政策。该政策被称为什么?(1分)

(5)二战中,不同性质、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什么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分)

(6)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冷战的本质是什么?(1分)

(7)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影响世界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

 

(1)黄埔军校(1分)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 (3)佟麟阁(1分);百团大战(1分) (4)绥靖政策(1分) (5)法西斯势力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或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势力(1分) (6)遏制共产主义(1分) (7)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有关知识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 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绥靖政策的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慕尼黑会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5)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袭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所以冷战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 (7)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因此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是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美苏冷战结束后,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世界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实力。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染卢沟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外交往伴随着历史发展的始终,历史因交往而跌宕起伏、异彩纷呈。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2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跨洲铁路的修筑,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1500年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族之间有了直接联系、相互沟通。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整体。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

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交通领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图1所示路线的开创者是谁?(1分)当时政府设置什么机构使它保持畅通?(1分)

图2所示路线“”是谁开辟的?(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是什么?(1分)

(3)有人说,从1500年开始,人类的历史才能称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分)

 

查看答案

历史在改革中不断前行,改革充满了智慧与艰辛。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违法犯罪的人)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同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宗室贵戚多怨望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三   张元济写诗赞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材料四   ……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被随便调用,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出现了剥夺农民的情况。按劳分配的原则遭到破坏,发生了严重的平均主义。……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使秦民“勇于公战”和“怯于私斗”的原因。2分)商鞅为什么被判以“车裂”之刑?(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基本观点。1分)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1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改革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1分)为解决上述现象的弊端,中国政府在1978年后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

 

查看答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对这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B.使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

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联系不断加强

D.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德国实现统一”、“克里姆林宫上空的旗帜悄然落下”。以上史实反映的实质是(  

A.集权管理制度的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C.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D.国家版图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

观察侧漫画,正确的结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西欧各国和美国反目成仇

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权

C.霸权主义是威胁人类和平的唯一因素

D.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