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
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和平解放西藏
C.建立西藏自治区 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长江日报》2004年8月1日报道,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某中学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这种“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村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人民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他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送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因为他们追求自由和民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查理的断首”指的什么事件?体现“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重要文献是什么?“王在议会,法为习惯”标志着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与母邦兵戎相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2分)
(4)点燃材料四中“革命烈焰”是什么?材料四中被“推上断送台”的国王谁?(2分)
(5)结合材料说说,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反法同盟”,维护了法国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来,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人民反抗。1812年,他率军入侵俄国,惨败而归。欧洲大陆的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瑞典等封建国家和英国乘机围攻法国。在1813年秋天的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失败。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沙俄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领土,作为其侵略据点。1685年,康熙帝派清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雅克萨,俄军被迫投降。但清军撤走后,沙俄又重返雅克萨。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俄军损失惨重。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2年4月10日,因菲律宾军舰欲抓扣我渔民,引发中菲南海对峙。针对这一事件,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一是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丝毫让步。二是和谐稳定是中国要维系的大局……。应该说,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处理争议,仍是当前解决黄岩岛问题的最佳路径,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将这种努力进行到最后一刻。……”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
(1)请回答材料一中“他”是谁?(1分)
(2)根据材料一回答,“他”发动的对外战争性质有何变化并导致了什么结果?(4分)
(3)根据材料二回答,你如何认识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2分)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回答,康熙帝处理领土争端和当前中国政府对待南海争端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