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追寻逝去的古希腊文明”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来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浮力定律 D.伯里克利改革
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下列文明不是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2分)“诸侯”的产生与哪一制度有关?(2分)
(2)“秦王”能够“扫六合”的条件有哪些?(3分)
(3)材料二中的“一夫作难” 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据所学知识指出“七庙隳”的根本原因。(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2分)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2分)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2分)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2分)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2分)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2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2分)
(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