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3)材料一中“卫鞅”的话给了你什么启发?

 

(1)商鞅 。秦国国君。使秦国国富民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2)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还提出了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建立县制等(答出2点即可)。 (3)做事不要因循守旧,要大胆改革,敢于创新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国君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国君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 第(3)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概括能力。商鞅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因循守旧,要大胆改革,敢于创新等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商鞅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请回答:

(1)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哪些人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以哪种制度所取代?

(4)阅读材料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该制度下全国的军政大全都集中在谁的手里?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从图一中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二我们称这是什么式样的房子?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

(2)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扩充疆界,他又打出了什么旗号?

【方式二 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3)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方式三 成语学史】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一场战役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后用来比喻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材料中的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想想一下,这场战役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汉初社会经济凋敝,朝廷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清明的统治时期——“文景之治”,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 

C.文帝景帝奖励耕作,关心农桑

D.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很大的关系。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有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楚军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最终打败秦军。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查看答案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人民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A.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刘秀和朱元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