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三军过后尽开顔。”请回答:

(1)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哪年哪月?

(2)长征胜利的标志是

(3)请你说说长征的精神是什么?

 

(1)1934、10——1936、10 (2)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长征的精神是指红军身上的具有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全体长征的红军都非常团结,这是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讲述的是什么事件?有何划时代的意义?

(2) 材料反映了这个事件发生的态势如何?

(3)根据材料分析,你认为这次事件中起到先锋和主力作用的分别是什么阶层?

 

查看答案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请完成以下各题: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分别从后两个阶段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三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话?他领导了哪一伟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指的是谁?他在反侵略斗争中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3)材料是中“公”指的是谁?他牺牲在哪一战役中?

 

查看答案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是(    )

A.袁世凯       B.孙中山       C.黎元洪          D.段祺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