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战爆发百年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势图(如下图)
材料二:这场战役从1916年2月到12月,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战争史记录,使之成了骇人听闻的“绞肉机”和“人间地狱”。
材料三:如下图张伯伦从慕尼黑回轮时挥舞着文件宣称和平到来
材料四:就俄罗斯、美国、欧盟、乌克兰今天将举行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我们欢迎启动四方会谈,这也符合中方劝和促谈的大方向。我们希望会谈能顺利举行,最终找到各方都接受的解决之道。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将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1)请仔细观察左边形势图,在横线上填入与两大军事集团相对应的字母:
①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战役?说明了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张伯伦挥舞着的文件是什么? 它加速了哪次战争的爆发?
(4)材料四反映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途径是什么?请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经过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梦想与道路】
材料一:梦想链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
——人民网
【梦想与挫折】
材料二:
【梦想与现实】
材料三: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结合近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论证“道路决定命运”。
(2)材料二中图一反映中国人民在“追梦”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通过图二所示史实谈谈你对当时民主法制认识?
(3)材料三说明我国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面临什么困境?依据材料分析我国政府解决这个困境的措施有哪些?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为怎样实现中国梦提几条建议?
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改革给我们的反思——纪念列宁逝世90周年》主题黑板报,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经过三年内战巩固了统治,后来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后来斯大林时期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当苏联经济快速发展时,美国却爆发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通过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的手段摆脱了危机。中国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提高了中国综合国力。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只有大胆创新、相互借鉴、符合国情才能走向成功。
错误: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现代化国防,确保国家安全。请根据所学知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 )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国近代有海无防,英国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当时最大的军工企业,为近代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空军的成立和发展,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科技强军的道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将空格补充完整。
音乐文化陶冶情操,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体现。
(1)冼星海创作的《 》,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2)贝多芬创作的《 》,热情歌颂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业绩。
(3)凡·高的代表作《 》,是他情感之火的体现,也是他苦难生命的缩影。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将空格补充完整。
重视三农,关乎民生大计,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皖南的农作物种植以 为主,后来小麦的种植也得到推广。
(2)1882年被称为“万货之会”的 被辟为米市,安徽近代商业也缓慢发展起来。
(3)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 ,吹响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