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前朝的哪里?是今天的何处?

(2)材料二中的“苏湖”是指何处?当时主要盛产什么粮食作物?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了什么?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针对我国现在南北经济发展不平很的状况你有什么建议?

 

(1)北宋都城东京。河南开封(2分) (2)苏州,湖州(2分)水稻(1分) (3)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2分) (4)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迁入人口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南方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政治环境相对安定等。(答出2点即可,2分)缩小南北差距,加大对北方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建立北宋的事件。根据材料中的“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可知是北宋的都城。因为陆游是南宋的诗人。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农业发展表现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针对我国现在南北经济发展不平很的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是:缩小南北差距,加大对北方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的并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其中派遣唐使居各国之首的是哪个国家(只写序号)?

(2)请用与①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一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归属中书省管辖。【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淮河流域。【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南宋抗元将领岳飞战功赫赫,并在郾城大战中取得了胜利。【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