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强国梦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尽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

新中国成立后,强国梦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尽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分别建国以来农业和工业化的发展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也来积极参与

任务一  【农业梦】图片阐释历史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一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上述那张图片的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之一?

(3)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请你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任务二  【工业梦】

史料链接: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4)新中国成立初为解决工业方面一穷二白的面貌,制定了什么政策?在这个政策中集中力量发展那个行业?

(5)以下图片那些是该政策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           )写序号即可

满分5 manfen5.com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2008年

国有企业

78%

43.1%

27.2%

集体企业

21.8%

38.4%

42.1%

私营和个体

0.2%

8.3%

14%

 

 

 

 

 

(6)分析表格上表反映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制结构的变革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1)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图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目标;提高农民素质是重要前提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一五计划 重工业 (5)①②③ (6)单一的公有制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断完善。(我国根据国情在不断进行改革)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特征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掀起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图二 人民积极报名入社和三大改造有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3)问,本题考查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目标;提高农民素质是重要前提等。 第(4)问,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5)问,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第(6)问,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可以看出 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集体企业、私营和个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反映出单一的公有制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断完善。分析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在不断进行完善。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 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 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困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创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回答:

(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大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查看答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所体现出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方法有所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什么?其前提是什么?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构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得到了怎样的成功运用?

 

查看答案

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文化大革”期间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史实。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坎坷,逐渐走向成熟。在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语

会议名称

开天辟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胜利在望,争取抗日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正确分析,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拨乱反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查看答案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