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请写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2)请写出这次会议上签订的条约的名称。这次会议对当时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材料中的宣言所指的是什么?
材料四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 1945年初,……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百度百科
(4)会议决定战后成立什么国际机构来“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
材料五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5)材料中提到 “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这一政策正式展开的标志是什么?中美于何时正式建交?
(6)综上所述,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是什么?建国初期我国提出的哪一原则体现了上述观点?
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基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爵;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由国君任命县令;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
材料三 从1863年1月1日起,任何忠于联邦政府的美国人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归个人所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条款与中国古代史上哪一重大改革有关?这些条款中哪项措施最受地主阶级拥护?
(2)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什么深受农民欢迎?
(3)材料三出自美国内战期间哪一法律文件?与它同年颁布的另一部法律文件是什么?这两部法律文件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妥善解决土地问题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某校八年级刘涛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材料一认为这些事件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材料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以谁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材料三所述,“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收获与拓展】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些道理,请你写出其中一个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英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侵略的什么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中的“甲午”是公元哪一年?清政府“割台湾、偿二百兆”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条款,对中国造成何影响?该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
(3)八国联军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 “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