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在农业上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在西汉。所以③④不是商朝的成就。商朝青铜制作工艺高超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商朝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最先为中国的巫师所知,他们用一个按北斗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该项发明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司南              D.火药

 

查看答案

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宣读祭文。下列选项不应出现在祭文中的是

A.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B.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C.仁为己任,见利思义                  D.民族同心同德,华夏声威远扬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8日,我国外长王毅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这一倡议,顺应了亚欧大陆要发展、要合作的普遍呼声……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再也不能封闭自己,孤立自己。阅读下列有关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孤立期】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所有尔使臣恳请,……皆不可行 。”

——乾隆帝《答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复书》

【启动期】

材料二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拓展期】

材料三   ……(西欧国家)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大量土著印第安人被屠杀……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大量非洲黑人被掳掠卖到美洲为奴……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加速期】

材料四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70年代后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五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下

(1)材料一中乾隆帝《答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复书》表明清政府长期奉行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据材料二,“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指是哪一事件?此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黑人被掳掠卖到美洲为奴指的是哪一事件?最初的经营者是哪个国家?

(4)材料四中“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主要得益于哪一事件的完成? 19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新型的交通工具”指的是哪些发明?

(5)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无论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潮流?

 

查看答案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挫折之路】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下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满分5 manfen5.com

 

【转折之路】

材料二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光明之路】

材料四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

(1)材料一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还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2)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三中“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采取的具体举措是什么?该具体举措最早是在哪里被探索出来的?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教科书及相关史料,穿越时空,深入探究,你会发现我国古代的思想依然对今天现实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教科书目录节选(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第17课

材料一 2011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宣誓连任的时候,引用了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主要记录在《    》里。东汉时期,    创立了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3分)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9课

材料二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

(2)《论语》记载了      的言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的学说。(2分)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材料三 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董仲舒)。——《汉书》

(3)      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     ”的建议,从此儒家学说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2分)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9课

材料四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名言,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4) 战国末期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提倡      (2分)

(5)通过以上探究,你如何看待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