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 176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70年 |
蒸汽机 | 5 | 35 | 160 | 2060 |
水车 | 70 | 120 | 160 | 230 |
——摘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2) 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答出两个即可,2分)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的目的反面”?
材料三 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3) 针对材料三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判断分析】
| 史实 | 结论 |
A |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B |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C |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挑起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D |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 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历史年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实际上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
(1)A. B.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旗升起的地方”。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英国殖民者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775年4月,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又在约克镇击败英军,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1789年根据宪法进行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无法调和,南北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北方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迅速扭转了战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9年级上册》
(3)C. D. E.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南北战争的焦点问题。
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l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党的建设……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其中,“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