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居民生活情况表(单位:元)
年份 | 1978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 133.6 | 2 090.1 | 2 162 | 2 210 | 2 253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343.4 | 5 160.3 | 5 425 | 5 854 | 6 280 |
材料二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民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位“最是风流”的人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改变了世界”说明了什么真理?
(3)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土地资源形势日益严峻,请你就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一点合理化建议。
某校八年级二班的学生学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准备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展。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下展板。
展览一:追根溯源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
展览三:农村巨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 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 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年 | 132 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 000斤 |
(3)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展览四:开放窗口
(4)“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立经济特区。请你写出我国设立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名称。
展览五:统一大潮
(5)上述图片表明哪两个地区历经沧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统一大业的进程?该构想首先是针对哪一地区的问题提出的?
(3)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 )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发表《部长联合声明》,指明了APEC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国也曾为APEC的发展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原则,其内容包括 ( )
①相互尊重 ②和平共处 ③平等互利
④彼此开放 ⑤相互促进 ⑥共同繁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下图是大庆某一中学历史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几年前相比有几项新增内容(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 )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 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D.对外开放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