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加重,辛亥革命为中国的命运指明了新的方向,其他三项都是发生在19世纪,与材料不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最近热播剧《琅琊榜》中有一句话:“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凭借超绝的智慧辅佐新君的故事,我们古语也说“得贤才者得天下”,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贤臣明君,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管仲——齐桓公         ②伊尹——汤

③魏征——唐太宗         ④刘伯温——朱元璋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出炉,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6项加分项等调整内容备受人们关注。我国考试制度的演变源远流长,唐朝时常考的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进士科主要考查

A.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B.文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C.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D.八股文的运用能力

 

查看答案

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下图)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满分5 manfen5.com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