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春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春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卢沟桥烈士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C.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林则徐代表的是鸦片战争,佟麟阁代表的是抗日战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历时一百多年,既是百年屈辱史,又是民族抗争史。题文反映的是民族的抗争。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查看答案

板蓝根源自于《神农本草经》,能效抵抗传染性病毒,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伤寒杂病论》        D.《唐本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英国的立国之本被美国演绎为“国家利益至上”,打着和平、民主、人权旗号践踏他国利益。

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实力的日益膨胀,美国总统威尔逊迫不及待相会于巴黎,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和会,通过外交斗争,出卖中国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不顾中国是战胜,竟然决定把原德国在山东权益和胶州湾租借地转让给日本。美国是首先倡议成立国际联盟,但由于在和会中没有捞到什么实惠,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

为了确立战后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话扩张和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二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然后在二战中彰显强大实力的苏联成为美国争霸的拦路虎。伴随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变成冷战的对手,一场美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冷战开始了。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将其盟国牢牢控制在自已手中,直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人笑到了最后。

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政府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建立由美国独霸的世界的单极世界。面对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主要力量,美国再次演绎了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国家利益至上,挑战多极化,争夺世界霸权。

999年科索沃战争给南斯拉夫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2013年以来美国利用日本同盟关系,以遏制中国崛起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造成亚太乃至世界动荡不安。2015年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严重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

——摘编自百度文库

归纳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论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编者按:萨镇冰(1859—1952)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人才,他经历了前清、民国和解放初期三个时期。

材料一:萨镇冰11岁考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天文、驾驶,毕业时名列第一,分配在“扬武”练习舰见习。光绪二年(1876年)冬,他与刘步瞻、严复等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

材料二:慈禧赏识萨镇冰的才能,使他成为实际上的海军统帅。他上任后撤销南北两洋水师建制,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把海军分成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这是中国第一次用近代方式组建海军。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命萨镇冰率舰镇压革命,但萨镇冰最终决定默许革命,不久他托病离开舰队,并令各舰听命于起义将领黄钟英。随后在黄种英率领下,海军宣布起义。民国时期,萨镇冰虽官至海军总长,但并不受重用。他晚年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他的爱国表现和政治选择得到中国共产党的肯定。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了一场场救治行动,有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也有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呕心沥血,不断探索,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萨镇冰派往英国学习,是因为当时中国正经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学习运动”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

(2)评价历史人物,重点是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材料二中哪些事例反映萨镇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3)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中国梦”,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在政治和思想层面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萨镇冰的“海军强国梦”在不同时期的境遇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文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他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俭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没有增加。汉景帝曾先后三次下诏书痛斥吏治腐败。汉景帝对贪赃枉法的罪犯处理很严。他规定:官吏收受贿赂,要没收财物并治罪,参与投机经营的也按贪赃枉法处理。

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员。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概括材料一中汉文帝治国理念和汉景帝惩处腐败的举措。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至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