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班同学开展“唐、宋—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某班同学开展“唐、宋—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材料一:

 

【问题探究】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

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③所表示的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你用“序号—国家—史实”的模式,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选择一例,①或③进行说明)

如:②—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宋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学以致用】

(4)上述材料说明的史实,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发?

 

(1)史实: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2分) (或③—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③—日本—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日本文字、生活习俗汉化等)。(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2)活跃、繁荣(兴盛)(1分)原因: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造船业的发达;政府的鼓励等(3分)(答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3)对外开放(2分) (4)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意思接近即可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序号—国家—史实”的模式是: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是: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是:活跃、繁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造船业的发达;政府的鼓励等。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实行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宋朝时期对外开放主要是海外贸易,宋朝造船业跃居世界的首位。政府非常重视海外贸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发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应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多学习外国的有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探究二  经济篇

材料二: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探究三  科技篇

材料三:

材料四: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你认为该“制度”至今仍在全世界范围被广泛采纳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请依据材料二中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火药最早发明于中国的哪个朝代?根据材料四,指出火药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是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巨大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材料二:西汉至北宋南方人口的变迁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据材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3)图3为宋代政府设的某一机构遗址,写出该机构的名称和职能。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列举主要史实说明之。

(2)材料二中“与朝廷和好年深”的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靖康耻”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建庙宇纪念岳飞的原因。

 

查看答案

辨析题

(1)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错误:                                                              

理由:                                                              

______。

(2)唐玄宗的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错误:                                                              

理由:                                                              

______。

(3)在北宋的瓦舍里,人们时常可以听到杨家将抗金的故事。

错误:                                                              

理由:                                                              

______。

 

查看答案

“元旦那天,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    

A.春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