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 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①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②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③国家财富主要来自东南地区。(答出两点就给分) (2)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②南宋(宋代) (3)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⑤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答出三点就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南方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图表分析: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由西汉时期的19.8%到北宋时期的62.9%,说明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由谚语“苏湖熟(丰收),天下足”并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根据要求即可回答:①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②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③国家财富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谚语的意思是苏(州)湖(州)一带粮食熟了,天下的粮食就有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湖一带农业发展水平高,同时在全国的地位非常重要,而苏湖一带正是江南地区,所以这条谚语也从一个侧面佐证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现象。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根据要求即可回答: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②南宋(宋代)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南方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第一,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根据要求即可回答: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⑤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人的重要性?

(3)唐太宗为达到“贞观之治”采取了哪些新政措施?(至少三点)

(4)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创立于哪一朝代?(1分)完善于哪一朝代?

(2)从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选官制度有哪些考试科目?

(3)这种选官制度以什么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4)结合材料二分析一下,这种选官制度在唐朝有什么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材料和材料中的“河”是指什么?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

(2)“此河”的最北端是哪里?最南端又是哪里?

(3)隋炀帝修这条河的目的是什么?

(4)如何评价这条河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鲜卑族                 B.女真族

C.满族                   D.回族

 

查看答案

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分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