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道题: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欧洲的联合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战争之痛】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了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1)“欧洲的两次分裂”是指什么?受打击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是哪个国家?
【统一之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在近代欧洲历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是谁?
【欧洲意识】
(3)上述图示的是某一组织的旗帜,该组织叫什么?有何地位?
【探究认识】
(4)通过探究欧洲的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人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人 |
材料三: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材料一体现了洋务运动哪两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怎样?这种结果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3)为了改变上述材料中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这种对策的重心任务什么?有何意义?
(4)中国工业化的历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