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邓小平乘专列驰骋2441公里后,抵达深圳,这次完全意义上的私人之行,却让中国改革开放国策得以延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他的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
我国的科举制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这一转变始于( )
A.进士科的设置 B.明经科的设置
C.开始考诗赋 D.“八股文”的出现
某实验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 的主题展开活动,可以采用的相关史料有 ( )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
③政策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④都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的规律。
【制度创新】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国家良性崛起的动力。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英、美两国制度创新比较表。
方面 | 代表性法律文献 | 创新之处 |
政治制度 | 1689年英国颁布《 ① 》 | ② 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
经济制度 | 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 ③ 》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①《 》 ②《 》 ③________________
【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有力保障,战争与和平是促进国家统一的基本方式。
(2)1858年6月,还是国会议员的林肯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这说出了美国当时面临的什么重大问题?针对美国当时面临的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大国影响】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机器的力量,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导世界的局面;后来居上的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3)大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群雄竞起的时代”,反映了大国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大国之谜】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4)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各自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近代化在中外历史上都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近代化则呈现出学习西方的特点。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至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
材料四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学习西方的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开展。
(1)材料一中的“文化运动”是指哪一场运动?这场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什么基础?
(2)材料二中所述“自我疗伤”、“开颅洗脑”各指什么行动?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3)材料三中的“生产的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国近代化在第二阶段的探索上有何特点?
(5)在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过程中,近代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却富强起来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