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使东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使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处于几乎断绝的地步。1947年底,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战略物资禁运的措施……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A为保证西方阵营内部的团结……(美国不再压制德国和日本),反而帮助联邦德国恢复和发展经济。……使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顺利地融入所谓的西方自由世界……

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的内部协调为整合世界开辟了道路。……如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诞生了)……欧洲一体化也在此基础上发生与发展起来……(上述更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

材料三  摆脱了冷战羁绊的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急速前进,……世界的整体性发展和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建立合作型的互动关系无疑是最有利于参与世界资源和市场的新竞争……

——孙建杭《经济全球化和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材料一中“东西方经济联系几乎断绝”的起点是哪一事件?针对以该事件为起点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取了何种措施?依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几乎断绝”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美国使联邦德国和日本出现材料二A中这些变化的措施。

(3)材料二B中“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哪一组织的前身?写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材料二B认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与“欧洲一体化”有什么共同作用?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世界“摆脱了冷战羁绊”?“世界的多元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大国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1)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或社会制度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建立“经济合作互助会”(或“经互会”)。(3分) (2)实施“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2分) (3)世界贸易组织;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或“欧共体”),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或欧盟);促进了资本主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4分) (4)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5)从对抗(对峙)走向合作(协调)(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使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处于几乎断绝的地步。”可知这是冷战。其原因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意识形态的差异。冷战的开始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国在经济方面提出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针对美国所采取的经济措施,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会。 (2)根据材料二“ 帮助联邦德国恢复和发展经济。……使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顺利地融入所谓的西方自由世界”,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帮助联邦德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使日本政治经济体制顺利的融入了所谓的西方自由世界。 (3)材料二B中,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产生,1955年初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两个组织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使世界摆脱了冷战的羁绊。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争霸世界。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势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以及当即世界的主题和和平与发展的背景下,大国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从对抗、对峙,走向合作、协调。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1)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期间,他编成 ①》一书,并提出“    ”的思想,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19世纪末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2)严复是  时期的启蒙思想家,鲁讯认为他是“19世纪末中国感觉敏锐的人”。他的第一部译著是《④》,在该书的按语里他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一名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3)《⑤》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被胡适誉为“一名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的张謇提出“ ”口号,并创办了    。但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只能在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4)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

  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 为建立抗日  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被周恩来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5)从上述人物的探索和斗争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望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即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统一,正是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结果。

——《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白寿彝

材料二 一到唐玄宗时,社会富庶已与隋代相似,而天宝(玄宗后期年号)之乱,亦乃与隋炀相差不远。

——《国史大纲》钱穆

材料三 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都分别平定了内乱,击溃或逼退了外敌,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回望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陈勤

(1)材料一中的武帝时,哪一事件促进了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材料一认为“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历史上把唐玄宗时的“社会富庶”局面称为什么?“天宝之乱”指的是哪一事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朝入关定鼎中原”是在哪一年?请分别举一例说明清朝“平定了内乱,击溃或逼退了外敌”。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70—1979年美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变化情况,其中“服务和信息业”人口比例的变化,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

A.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D.促进了经济增长

 

查看答案

《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其中的“三国同盟”是

A.德意奥                    B.英美法

C.英法日                    D.德意日

 

查看答案

希特勒执政期间,大批犹太人逃离德国,其中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此有关的是

A.经济大危机                  B.反犹暴行

C.一战爆发                    D.罗斯福新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