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 B.商行
C.工部 D.转运使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反映南宋大将( )领导的“岳家军”的生动写照。
A.宗泽 B.韩世忠
C.王彦 D.岳飞
明长城的东、西起点分别是
A.临洮和陇西 B.鸭绿江和嘉峪关
C.陇西和临洮 D.嘉峪关和鸭绿江
三省六部制中,替皇帝起草政令的部门是
A.六部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材料一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图片。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 __; ______ 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材料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哪个民族?写出一个为唐朝和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
材料二: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什么?列举唐朝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一个例子。
材料三: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位“僧人”是谁? “这条求知之路”的终点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