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快一些。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些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没有翅膀飞上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材料三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邓小平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
(2)材料二反映的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情绪暴露了一种错误倾向。在这种错误倾向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哪些运动?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至少两条)
(3)材料三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人物。请你就“建设成就”和“先进人物”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并谈一谈我们应该学习先进人物的哪些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庄农户构成变化(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6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材料二 (下图)
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材料一中李庄农户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执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行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2)上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实施后,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什么重大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 B. 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C. 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 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曾抽样调查了农民家庭平均占有(含所有权和使用权)生产资料的情况。据表判断,此项调查的时间大致在( )
农户户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表
类别 | 耕地(亩) | 牛(头) | 犁(只) | 房屋(间) |
数量 | 19.48 | 0.43 | 0.73 | 4.17 |
A.土地改革开始前 B.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前
C.人民公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后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