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后来的发展方向却完全不同,这不禁...

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后来的发展方向却完全不同,这不禁启迪我们,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该怎么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

材料三: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201427日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1材料一中字母A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与新中国成立的作用有何相似之处?材料一中字母B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与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有何相同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是受何影响?重点发展重工业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国在哪一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次会议之后?为了不犯颠覆性错误,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

 

(1)①俄国十月革命;②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①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②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③一五计划(或第一个五年计划). (3)①没有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③苏联解体. (4)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字母A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与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一中字母B指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和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两国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依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它严重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经过两个五年计划,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与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在原有社会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没有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据所学知,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罗斯福上台之后进行新政.最大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 (4)据所学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为了不犯“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考点:材料解析题;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标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党的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历史开放性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萌芽期】

材料一: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海湾地区,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渡口附近,如英国的牛津;堡垒周围,如英国的曼彻斯特。

材料二:当时,欧洲人对东方十分的向往,马可波罗也宣传亚洲很多地方黄金遍地,而意大利商人通过经营来自东方的胡椒、丝绸等商品而致富,更坚定了他们前往东方发财的决心。

【扩展期】

材料三: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改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确立期】

材料四: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回答问题,随着城市的兴起,形成了什么阶级?该阶级的形成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哪些国家促成了该事件的发展?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革命中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核心标志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现在经济发展的格局是什么?在经济发展的严峻情况下,中国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的兴衰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反映了中国政治革新、民族融合、教育变革和社会习俗变化等方面的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材料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四:京师大学堂是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教学内容最初仍以经学为主,后才才逐步增设了科学、商务、艺术等课程,并要求学生都要学一门外语。

材料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材料六: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陈独秀也曾说孔教和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表明西汉为了推崇这种思想采取了什么做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内容表明这次改革的特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选取的内容体现出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制度推动了士人读书的热情?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此制度的推行有什么积极作用?

4材料四中所说的京师大学堂是哪次运动的成果?材料中课程内容设置的变化说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5材料五中的现象出现在哪一事件后?请根据所学举例说明当时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内容?

6材料六描述的是哪次运动中的现象?材料内容体现此运动在批判儒家思想的同时提倡什么思想?

 

查看答案

斯大林说:在一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下列会议中,与这种和平制度建立有关的是(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国际歌》的诞生

 

查看答案

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美国扶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