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
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
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占和牵制了日本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
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评析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在临近达林敦的路上有一个大斜坡,史蒂芬孙决定在这个地方试验火车头的速度,他发出警告清除道路,加快行进,速度达每小时十五英里(二十四公里)。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1)材料一中史蒂芬孙的火车以什么作为动力?这一动力的广泛应用得益于谁的创新?
材料二
(2)材料二展示的成果各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这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