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苏联(苏俄)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 1921 | 1923 | 1925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23.13 | 34.55 | 44.24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 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 )
A.罗曼诺夫王朝 B.沙俄专制政府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七月王朝
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先世界,也曾受尽磨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不断奋进的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 灿烂辉煌篇】
材料一:
(1)“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重要商路,更是文明交流之路。请列举一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文化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自1405年起,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请写出他最远到达的地方?
【近代 自强雪耻篇】
材料二:中国政府5月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强调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地,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5年5月27日新华网
(2)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勇于探索。其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而近代哪场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国百年的民族耻辱?
【现代 大国崛起篇】
材料三: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3)60年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四:“中国梦”是2013年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
材料五:大国兴衰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其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过程。……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奋斗目标。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5)综合上述材料,为提升综合国力,你认为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回放历史画面,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发展。
(1)通过回顾以上四幅图片,说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2)二战后,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制定了什么政策?
(3)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探究二:眼下经济危机撼动全球,世界各国正联手抗击经济危机,我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探究上个世纪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最近布什在离任演说中谈到:“当繁荣遇到挑战时,我们采取了行动。在面临金融崩溃时,我们采取了决定性的措施来保卫经济。……团结一心的美国人将通过坚定的信心和辛勤的工作来使我们的经济再次走上成长之路。”
(4)面对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措施“保卫经济”,实行了“新政”,使得美国经济走向“成长之路”。“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5)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请问新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探寻欧洲走向联合】
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6)请问今天在欧洲“高一级的整体”是指哪一组织?这一组织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探访日本的崛起】
(7)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来摆脱危机,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
(8)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什么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成果总结
(9)二战后,人类正在共同营造自己的地球村。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其重要表现是1995年哪一组织的成立?
列举二战的重要事项:
(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
(2)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
(4)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是_______
(5)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_________
(6)二战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