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临沧、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丰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三: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四:“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南巡讲话

(1)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19世纪下半期,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在经济建设上新中国实施了什么方案?该方案的实施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提到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随后,为了解放生产力,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上所述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经济:洋务运动(1分);政治:戊戌变法(1分);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起步(1分) 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1分)。 (2)因为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2分) (3)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作用: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等。 (4)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改革开放(1分) (5)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等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综合性材料题,考查的是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四则材料分设五个问题来考查。 (1)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下半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开启性事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以奕、李鸿章等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开启了近代化的序幕。在1898年6月—1898年9月,为了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康有为、梁启超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据此可回答第一问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经济:洋务运动;政治:戊戌变法。据此可回答第二问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起步;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重要枢纽原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给材料关键信息:“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增强了……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国人的民族意识得以极大提升;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据此可回答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重要枢纽的原因是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3)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相关知识。观察图表所给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的钢和发电量人均产量和印度、美国相比较低,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在1953---1957年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等。据此可回答第一问在经济建设上新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据此可回答第二问该方案实施的作用是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等。 (4)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据此可回答第一问“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以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据此可回答第二问党和政府采取了改革开放措施。 (5)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化历程的回顾得到启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中国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成功,进行近代化建设时要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据此可回答启示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等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 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 世纪70、80 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因素是(      )

A.获得美国援助          B.对外侵略扩张

C.重视发展教育          D.强化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      )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土地法令》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查看答案

1914 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闪击波兰

 

查看答案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 世纪60 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是(   )

A.农奴制改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