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下列特点:(1)这次科技革命不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1)这次科技革命不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技改变未来

材料一: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请你写出材料二中的两个发明家以及他们各自的发明?

(3)请你写出飞机的发明者及其国籍?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浪潮的冲击下,俄、日两国相继进行社会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上述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2)请说出日本政府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

(3)在俄、日两国改革的同时,美国爆发了内战,请问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什么?美国总统林肯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那两个法令?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二: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材料三: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情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四: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五: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一位大人物指的是谁?

(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列举该事件中一位著名的人物?

(3)材料三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材料四的文件是谁起草的?谁领导了这些殖民地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5)材料五的文件跟那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关?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6)综合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列世界文化名人和其成就配搭错误的是   (      )

A.伏尔泰——启蒙运动        B.爱因斯坦——相对论

C.凡·高——《蒙娜丽莎》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查看答案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历史事件、家庭关系以及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描述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这两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      

A.德莱塞    B.肖洛霍夫    C.奥斯特洛夫斯基      D.托尔斯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