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指 ,发生于 年,地点在 .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
(4)结合所学知识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开始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
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朝代 | 发展概况 |
① | 设置进士科 |
唐朝 | 进士、明经最重要;② 、武举开始;重诗赋 |
宋朝 | 重③ ;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
明朝 |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案文体是④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
如图是中国人创作的一副二战漫画.下列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表明了法西斯集团已正式建立
B.说明了反法西斯力量仍未联合
C.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前景的失望
D.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必胜的信心
1939~1945年的德国,国内劳动力奇缺,在兵工厂中,老人和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 B.德国已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
C.德国积极扩军发动世界大战 D.德国遭到巴黎和会严厉制裁
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依然恪守自由经济政策,结果导致了经济的不断恶化,罗斯福上台后果断采取的措施是( )
A.继续实行放任经济发展的政策
B.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外国
C.加快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政府有限度地干预经济
到 1925 年,苏联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 这主要得益于( )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D.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