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材料二: 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中共________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_______的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 等。
1952年底,除部分_______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