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材料二:  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人民公社化运动 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贫穷落后;粮食短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知识,因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也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于是从1953年开始,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知识,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对内改革中农村改革的知识,通过“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们可判断出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贫穷落后,粮食短缺,农民解决不了温饱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1978年安徽省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和国情;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左倾错误的集中体现,违背了客观的发展规律,所以这让我们认识到制定经济政策时,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________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_______的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        等。

 

 

查看答案

1952年底,除部分_______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查看答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