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一例)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答两点)

 

(1)(实现)工业化 一五计划 (2)高速度(或急于求成),忽视或违背客观规律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或实行改革开放) (4)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强国。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知识,通过“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我们可总结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工业化;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因此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一五计划。 (2)本题考查的是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知识,通过“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可总结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速度;通过“人的胆”等,我们可总结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或违背客观规律。 (3)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通过“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1979年等”,我们可总结出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一五计划制定的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而制定1958年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规律,因此这让我们认识到: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强国,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

材料二:  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中共________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_______的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        等。

 

 

查看答案

1952年底,除部分_______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