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材料一:
材料二: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访问时演讲
图二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 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使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发挥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注: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习近平201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演讲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①和②处分别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请分别填出①和②所代表的地名。
问题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材料二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科技成就?
问题三: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个历史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主要物品有什么变化?
问题四:今年将迎来郑和首次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根据材料二,请说说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历史意义?问题五:与郑和下西洋同一世纪的欧洲有什么航海活动?(1分)这一航海活动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问题六: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 “一带一路”建设有何建议?
北京时间2014年9月10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 iPhone 6。一部iPhone6手机,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 )
A.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
B.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C.避免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法国是死对头。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人和法国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由“我是德国人”、“我是法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观点变化的社会背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联合国的建立 C.欧洲联合趋势形成 D.苏联解体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这种政治经济模式是( )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他在1933年就任总统的时候,正是美国处在空前经济恐慌之时,但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是指美国总统( )
A.林肯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
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