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美英盟军
D.英日联军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石柱上面镌刻了282条法典条文,这些条文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哪个古代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
材料二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2)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封面
1954年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这部宪法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4)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1)一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材料一中,凤阳农民创新的“大包干”做法,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材料二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1分)
材料三 1973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0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东方魔稻”叫什么?
(4)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要发展经济关键要靠哪些因素?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⑵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材料三 乔冠华(左)开怀大笑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一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开国大典 图二 解放牌汽车
(1)图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天?(具体到年月日)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是哪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就?请列举该时期所取得的其它重要成就。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该事件何时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现象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产物?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以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重要的启示?
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领袖是( )
A.国王
B.贵族
C.骑士
D.教会和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