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搜集到以下史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图9 (1)根...

校九年级1班学生搜集到以下史料,进行探究动,你一起参与

图9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国邮政总发行这枚抗战首封的意图是什么(2分)?作为史料,它有何重要价?

史料二

(1)按照史料的价值进行分类,史料中的两幅照片,哪幅属于第一手史料,哪幅属于第二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分)?

史料三

图12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面向未来”的角度,分析习近平、马英九“历史性一握”产生的影响。

(4)参与了以上探究活动以后,请你为该活动确立个探究主题。

 

(1)意图:为了纪念中国“七七”抗战五周年;向中国军民顽强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关系,巩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励抗日斗志,争取抗战胜利等。 价值:可用于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 (2)图10属于第一手史料,图11属于第二手资料。 意义: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开始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前景;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了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推进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凝聚了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力量;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在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 (4)载入史册的握手;历史性的握手;珍贵的历史瞬间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图案和文字介绍,“龙鹰握手”首日封(如图9所示),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放在一起握手,非常有创意;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寓意抗战必胜。”,握手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合作,根据时间1942年说明两个联合,巩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励抗日斗志,争取抗战胜利等。这枚邮票是中美关系的见证,是研究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的实物资料。 (2)此问考查学生对史料的了解。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此问图10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场景,是第一手资料。图11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属于第二手史料。图片反应的是尼克松访华,根据课本所学,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此问考查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习近平、马英九两位领导握手,开始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巩固深化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可以促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推进了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扩大和深化;凝聚了两岸携手实现民族复兴的热情和力量;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在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等。 (4)此问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主题类的选择题。根据图一中的鹰龙握手,图二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图三习近平、马英九的握手,问题中提到握手的意义。由此总结本题的主题可以为,载入史册的握手;历史性的握手;珍贵的历史瞬间等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每一个王朝,远远望去,似乎都有一种专属的美感,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产生了“朝代粉”这样一个群体,很多人对宋朝一往情深,成了“宋粉”。

材料一  宋家万里中原土,换得钱塘十顷湖。

——清朝黄任《西湖杂书》

材料二  当年北宋都城的景象,集中反映在一幅绝世名画之上,以至于今天的这座城市,号称有三件“文化宝贝”,就是所谓的“半城水、一幅画、一个故事”。如今,“三宝”已然活化成该市久负盛名的文化旅游项目。

材料三  在这“一幅画”的作者笔下,“官衙门口士卒慵懒,城门口无士兵把守,外来的驼队进去自由,城墙多后失修。”

材料四  赵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半汉化国家的组织能力,比汉和唐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恃,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

——《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北宋和南宋的建立者分别是谁?其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省?

(2)材料二中的“一幅画”具体指哪一幅作品?其作者是谁?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北宋当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4)从材料四中可见,作为宋王朝对手的少数民族政权,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5)你认为“朝代粉”应恪守什么样的底线?

 

查看答案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

(1)材料一中提及的清朝驻藏机构是哪位皇帝创设的?这一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据许士铃《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2)材料二中,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分析这一理论提出的依据

材料三  1861年2月4日,美国部诸退出联,成立南部同盟政权,定名为“美利坚诸州同盟”。3月1日,又通过了永久宪法

——据李龙、魏腊云《<中国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反脱离联邦法>的比较研究》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对此,美联邦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

科技革命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战图4中国自主研制大型客机C919

(1)材料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图3和图4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反映了该成果的用途?

材料二

图5列宁格勒原子能发电站图       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指出哪次科技革命中诞生了材料二所示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的认识。

 

查看答案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生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拯救和平,准备第三次去德国同希特勒谈判。那天,他正在国会演讲,德国回电了,声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同意与张伯伦在慕尼黑举行一次会议。“英国国会在哪一瞬间失去了控制……国会议员们跳将起来,喊叫着,拍着手,大厅里响彻了欢笑声。”这个历史细节说明(    )

A.张伯伦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法西斯政权

B.张伯伦与希特勒是传统的盟友

C.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奉行绥靖政策

D.英国在张伯伦领导之下最终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查看答案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的是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件事的深层意义是(    )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中美两国关系恶化导致正常贸易受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