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中国农村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佐证材料中观点的相关的制度名称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结合所学回答,1992年后,为继续“走出一条好路”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一:二战历程回顾
A此事件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此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C此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D此次战役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E此事件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F此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网]
材料二: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战时第二次高级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了两级格局。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5年5月9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红场阅兵
材料四: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式。
(1)写出上述材料中所描述的六个历史事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宣言”的名称。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和俄罗斯和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现实意义。
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政策调整,都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近代英国崛起的两大事件。
(2)19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横观各国调整】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政策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四: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我们计划……”,这政策是什么?列宁为纠“错”而采取措施是?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的特点和核心措施。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
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光亮。”这一现象
A.首先发生在德国
B.造成了环境污染
C.降低了生产效率
D.减少了贫富差距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年,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的“和平”。这是指
A.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