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800 多年前沉没在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 海里外的宋代商船“南海
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材料二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
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
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材料一中“南海一号”可以使用什么来确定航向?这一发明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3 分)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下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 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2013年2月初,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该意见确立了“城乡居民
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
(3)分析材料三,从起因和目标两方面,概括出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道路和治国方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君主立宪政体是当时英国国情的产物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适合中国实际
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D.“斯大林模式”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全球通史》中写到:“(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①废藩置县 ②西方技术 ③欧美学制 ④欧美生活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 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