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

2这一制度的创立、完善、废除分别在什么时期?

3这一制度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科举制 (2)创立:隋朝完善:唐朝废除:清朝 (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制度的创立、完善、废除分别在:创立:隋朝完善:唐朝废除:清朝;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制度的推行,产生的影响是: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材料中的“河”指什么,开凿于哪一年?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开通此河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这条运河在古代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查看答案

列举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名称及建立者。

 

查看答案

列举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及他们的代表作各一部。

 

查看答案

归纳列举题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4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查看答案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唐朝末年

B.北宋中期

C.五代时期

D.南宋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